Skip to content
2. 王白淵,〈府展雜感—藝術を生むもの〉,《臺灣文學》,第4卷第1期,(臺北:1943-12),頁10-18。
3. 顏娟英譯,《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2001,頁369-307。
4. 翁錫麟,《沈哲哉的繪畫思維與作品特色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論文,2014,頁104。
明倫堂外
明倫堂外
此為森哲哉入選1943年(昭和18年)第六回府展西洋畫部的畫作,「森」為沈哲哉在皇民化時期的改姓。此畫描繪的是臺南市孔子廟的明倫堂,此堂可以追溯到明鄭時期,作為當時的最高學府。畫作取景應是從明倫堂內往外描繪,遠處的橫廊建築為入德門,右邊有著燕尾的建築則是大成門。沈哲哉此時在臺南讀書,晚年他接受口訪時提到「因為喜歡畫圖,中學時期都會到臺南孔廟寫生,在孔廟遇上畫家方昭然先生(方先生在孔廟裡有繪畫工作室),我的畫多少受到方先生的參考一下,因為喜歡孔廟也時常去寫生」,而方昭然同樣以多幅描繪孔廟的畫作入選臺府展。此畫推測是當時寫生之作,畫中陽光強烈,使得明倫堂的柱子投射細長的陰影。然而在明倫堂前漫步的兩人,腳下卻不見任何影子,此作畫失誤顯示那兩人很可能是稍後才作為點景添加的人物。畫作左下角落款「森哲哉」。王白淵評曰:「森哲哉的〈明倫堂外〉,是一幅完整度頗高的作品,使用很多鮮紅的原色,然而不令人覺得討厭,洋溢著靜寂氣氛」,「鮮紅的原色」應是指明倫堂的門壁以及遠景屋頂的顏色等等。強烈的紅色加上陽光灑落,使得畫面十分明亮,卻不使人情緒受到牽動。除了與取景自氛圍寧靜的孔廟有關,應是平穩的構圖及筆觸所致。
作品資訊
識別號
CA16_067_P008_202_w_f6作品名稱(原文)
明倫堂より作品名稱(中文)
明倫堂外創作者
森哲哉材質
待考尺寸
待考落款
森哲哉時間類型
發表時間時間資訊
1943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地點名稱
臺灣地址
臺南市孔廟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
府展屆數
第6回年代
1943年(昭和18年)畫部
西洋畫部資格獎項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會場
臺北公會堂展示間
待考作品其他資訊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出版者
臺灣總督府撰寫者
劉錡豫資料來源
1. 臺灣總督府,《第六回府展圖錄》,臺北:臺灣總督府,1944。2. 王白淵,〈府展雜感—藝術を生むもの〉,《臺灣文學》,第4卷第1期,(臺北:1943-12),頁10-18。
3. 顏娟英譯,《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2001,頁369-307。
4. 翁錫麟,《沈哲哉的繪畫思維與作品特色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論文,2014,頁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