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鐘

此為1934年(昭和9年)第八回臺展西洋畫部的黃天養入選作。畫中教堂取景自1913年(大正2年)落成的臺北大稻埕蓬萊町天主教堂,該教堂在二戰期間遭受空襲被炸毀,戰後重建為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黃天養的畫作描繪早晨敲響鐘聲的大稻埕天主教堂,如實勾勒出天主堂繁複、華美的女兒牆、拱窗、迴廊、欄杆、尖塔裝飾等構造,高聳、筆直的鐘塔則帶有哥德式建築(Gothic architecture)的特色。在溫暖的陽光照射下,教堂庭院種有茂盛的樹木,圍牆外也有成排的行道樹,樹蔭落在地面,呈現舒適的畫面氛圍。地上舖有整齊的石板磚,通往圍牆大門敞開的教堂,邀請所有觀眾進入。有趣的是,黃天養似乎淡化了畫中教堂的宗教符號元素,並未勾勒壁面的十字架圖樣,也避開了鐘樓頂端上的十字架尖端。

識別號
CA08_145_P073_278_w_t8

作品名稱(原文)
朝の鐘

作品名稱(中文)
晨鐘

創作者
黃天養

材質
待考

尺寸
待考

落款

時間類型
發表時間

時間資訊
1934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北大稻埕蓬萊町天主教堂(今址為臺北市大同區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