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暮雨街頭
暮雨街頭
此為審查員鄉原古統出品昭和3年(1928)第2回臺展東洋畫部的作品,畫面左下角的落款模糊不清,但勉強可辨認出「古統」二字。從畫面右側的道路通往河岸的水門來看,此畫應是俯瞰大稻埕或艋舺一帶。值得注意的是畫家為了表現暮雨,大量使用暈染技法來呈現朦朧雲霧的效果。路上的行人不多,而且大多是頭戴斗笠、背扛貨物,準備穿過水門通往港口的挑夫。畫家透過明暗的對比,將視覺焦點放在右側民宅與街道,左側密集的臺灣屋瓦處理地層疊有致,遠景則是以淡墨描繪的淡水河對岸的沙洲與樹林。街道上象徵現代化的電線桿林立,與臺灣傳統建築呈現新舊並陳的趣味。《臺灣日日新報》的漢文版記者評曰:「鄉原審查員之『暮雨街頭』。則一談去年之華麗。而易於古典派」,記者在此援以「華麗」與「古典」的用詞,前者形容去年裝飾性強、重彩表現的《南薰綽約》,後者形容此作畫面重視暈染效果,表現較接近傳統東洋畫的淡泊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