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石膏的靜物

此為森島包光入選昭和9年(1934)第8回臺展西洋畫部的作品。從《第8囘臺灣美術展覽會目錄》標示的畫家所在處為「大阪」來看,此畫或為跨海寄送參展。畫面以石膏像、鳥、簾子及前景橫倒的玫瑰花束所構成,石膏像近似維納斯像,因造型簡單,為寫生練習常使用的石膏像。右側的白鳥四周微微發光,頭部微揚朝右,難以分辨是鳥類標本還是活著的鳥。但事實上,在靜物畫中添加活著或死去的鳥,於17世紀的荷蘭黃金時代靜物畫中頗為常見。此畫當時陳列於西洋畫部第5展覽室,《臺灣日日新報》記者野村幸一評曰:「森島包光的畫作,有扎實感,不知是否有意憑此實力明年製作更大的作品」。「扎實感」應是肯定畫家的構圖以及靜物的描繪,其構圖與寫實能力足以挑戰尺幅更大的創作。隔年畫家出品風景畫《雪景》(1935),或許就是對野村呼籲的回應。

識別號
CA08_077_P005_574_w_t8

作品名稱(原文)
石膏のある靜物

作品名稱(中文)
有石膏的靜物

創作者
森島包光

時間資訊
1934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日本

地址
大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