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龍之壺

此為廖繼春以無鑑查(免審查)出品昭和3年(1928)第2回臺展西洋畫部的畫作。臺展自第2回起規定,前一年特選者翌年可以無鑑查資格出品,而廖繼春去年是以《靜物》一作榮獲特選。此畫延續去年題材,亦採俯瞰視角描繪以方形花布襯底的圓桌上的物品,從桌面倒影可知其材質為漆製品。位於畫面中央偏上方有一壺,這應該便是畫題的「有龍之壺」,即壺面繪有龍圖案或龍紋,但因黑白圖版難以辨識。壺的後方有一圓形物,隱約可見此壺倒影,可能是圓鏡;前方有一花口盤,上盛有3顆水果,另有3顆水果分散兩側;左側有一石膏頭像和一陶罐;右側有一竹籃,其後方牆上掛有一幅裝框裸婦畫。從此畫經竹籃到花口盤及其右側的一顆蘋果,可構成一條對角線,而石膏頭像與之對面相望之物體(可能是玩偶),則可構成另一條對角線,而「有龍之壺」便位於兩條對角線交叉之處,成為畫面焦點,可知畫家在構圖上的用心。襯在蘋果底下的似乎是紙張,突出桌緣,以其陰影強調桌邊及立體感的手法,源自17世紀荷蘭靜物畫的傳統。此外,東西題材對比的巧思,或許便是同年《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記者評論廖繼春「運思之專」的根據。

識別號
CA02_061_P050_296_w_t2b

作品名稱(原文)
龍のある壺

作品名稱(中文)
有龍之壺

創作者
廖繼春

時間類型
創作時間

時間資訊
1928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