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之新高

此為審查員木下靜涯出品昭和13年(1938)第1回府展東洋畫部的作品。畫題的新高山(玉山),命名者為明治天皇,取日本新高峰(比富士山更高)之意。畫面似乎描寫近距離從主峰看向東峰,白茫茫的雲海像圍巾般層層繚繞著崢嶸的山壁,其間偶而露出盤據峭壁的圓柏群和山谷中筆直而立的冷杉林。雲海是新高山的夏季景致,然畫面左下角落款處的左邊,可見在雲海下方的杜鵑花叢,杜鵑是新高山的春天景致,因此,此畫描寫的應是初夏的晨景,落款為「靜涯畫之」,外加兩枚方印。鷗汀生(大澤貞吉)將畫題誤植為「阿里山」,評曰:「是件力作。稜稜角角的山谷,看起來很難畫,但畫家憑藉其技術克服了這個難關」。鷗汀生肯定畫家的技巧,但對色彩或筆法等,未有更多著墨。從其皴、點等用筆以及施墨濃淡來判斷,此畫應是幅南畫。

識別號
CA11_029_P016_106_e_f1

作品名稱(原文)
朝の新高

作品名稱(中文)
朝之新高

創作者
木下靜涯

時間資訊
1938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