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歌

此為陳進以招待出品昭和13年(1938)第1回府展東洋畫部的作品。所謂的招待出品,即無鑑查(免審查),是針對歷屆臺展成績優異的畫家所設置的特別待遇,限制一人一件。八景之一的「湖上杵歌」,原是日月潭邵族的傳統儀式與娛樂活動,舂榖時咚咚作響的杵聲配合歌謠,之後成為招徠遊客的觀光表演。畫面左側可見5名邵族婦女拿著長度高過頭、形狀兩端粗、中間細的長杵,圍著地上的圓形石板,輪流舉起長杵用力舂擊,右側另有2名蹲坐在地,手持短竹筒敲擊地面伴奏,看似空白的背景,應是湖面的描寫。鷗汀生(大澤貞吉)評曰:「努力之作。描寫蕃女們一邊以杵擊石一邊唱歌的蕃地風俗。就人數而言,也是件大作,描繪了7名蕃女,然而並未賦予其個性,導致人物顯得單調,令人不滿」。審查員山口蓬春則如此評論:「構圖可見用心的痕跡,但因色彩的關係,畫面顯得有些生硬」。現存一幅與此畫同名的私人收藏的絹本膠彩,尺寸190×149cm,描寫雖幾乎一模一樣,但畫面只有此畫左半部的5名婦女,且年代為1932年。兩者的關係待考,但或可藉此彩作一窺山口批判的色彩問題:黑裙等黑色為畫面主色調,加上黑黝膚色等等,一反畫家向來的瑰麗典雅畫風。

識別號
CA11_035_P022_047_e_f1

作品名稱(原文)
杵唄

作品名稱(中文)
杵歌

創作者
陳進

時間資訊
1938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