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之夕

此為秋山春水入選昭和11年(1936)第10回臺展東洋畫部的畫作。為六曲屏風。描繪排灣族的原住民男女,雙手交錯相握,一字排開,圍繞著營火跳舞的場景。男性身穿三角褲及背心,環繞背帶,頭上插著碩大的羽毛。女性則頭戴布巾,著圓領長袖長裙,造型與春水入選昭和9年(1934)第8回臺展的《谿間之春》十分相近。此畫在當時陳列於東洋畫部第3展覽室。春水長年關注原住民題材進行創作,歷屆臺展多描繪原住民的生活景象。不過大高文濤在《臺灣日日新報》撰文批判:「此畫俗惡至極。例如從火焰中冒出腳或一扇屏風一個人物的單調處理等等,在構圖安排的趣味性表現上,令人懷疑作家的美感。這樣的題材應該能畫出極具趣味的作品才對」。除了人物,特別是臉部表情描寫生硬,看不出「歡喜」之外,臺府展中,描繪原住民舞蹈的題材,以鹽月桃甫的《祭火》(1929)尤為知名,受到一定的好評,大高批評此畫缺乏美感,可能是以《祭火》這種呈現原住民神秘之美的作品作為對照。

識別號
CA10_056_P043_152_e_t10

作品名稱(原文)
歡喜之夕

作品名稱(中文)
歡喜之夕

創作者
秋山春水

時間類型
創作時間

時間資訊
1936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

展覽名稱
臺展

屆數
第10回

年代
昭和11年(1936)

畫部
東洋畫部

資格獎項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

會場
臺北教育會館

展示間
第三室

參展紀錄
1. 昭和11年(1936)第10回臺展東洋畫部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撰寫者
劉錡豫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資料來源
1.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第十回台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臺北: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1937 。
2. 大高文濤,〈東洋畫部瞥見〉,《臺灣日日新報》,1936-10-25(版6)。
3. 大高文濤,〈東洋畫綜覽-請把握時代潮流〉,《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2001,頁252-255。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作品介紹描述資料權利註記
2.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