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木林

此為審查員鹽月桃甫出品1928年(昭和3年)第二回臺展西洋畫部的畫作。1928年9月30日《臺灣日日新報》的「アトリエ(報紙誤植為アトリヘ)巡り(畫室巡禮)」單元,刊有鹽月參展前在畫室與作品的合影。而〈殘木林〉便掛在畫家身後,不過報紙將其稱作〈阿里山森林〉,可知此畫取材自阿里山的林場,描繪森林遭受砍伐,樹幹傾倒、四處斷裂的景象。落款「Siotuky」位於畫面右下角,為鹽月(Shiotsuki)的日文讀音縮寫。1928年10月26日《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4版)的臺展相關報導,將此畫題名譯作「殘樹」。1928年10月26日《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4版)的另一則展覽報導指出:「鹽月氏之畫風常變,常云畫法若膠定於一法,則無進境」,認為鹽月桃甫的風格多變,不拘一格。

識別號
CA02_060_P049_635_w_t2b

作品名稱(原文)
殘れる樹々

作品名稱(中文)
殘木林

創作者
鹽月善吉

材質
待考

尺寸
待考

落款
Siotuky

時間類型
發表時間

時間資訊
1928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阿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