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之山

此為審查員木下靜涯於1940年(昭和15年)第三回府展東洋畫部的參展作品:〈滬尾の丘〉,中文題名為〈滬尾之丘〉。 前景山丘上有幾株矮木,中景有梯田、房舍、和緩起伏的矮丘與平行貫穿畫面的淡水河,遠景則是雄偉壯麗的山景。畫題「滬尾の丘」一詞,也揭示本作主題應為淡水附近的觀音山。 木下以淡水河為界將畫面分成上下兩部分,將前景與中景平緩的丘陵,對比遠景高聳綿延的觀音山;透過觀音山勢由深而淺的描繪,營造出山體的變化,也表現出空間的遠近關係。整幅作品帶領觀者體驗滬尾(淡水)多變的地貌與景色,由樹木、梯田、延伸至遠方成群的矮房、矮丘,視線隨著穿越淡水河,更望向遠方的觀音山主山及與之相連的諸峰,型塑出相當豐富的視覺與空間體驗。 畫作左側有落款「靜涯」以及一枚方印。

識別號
CA13_050_P038_106_e_f3

作品名稱(原文)
滬尾の丘

作品名稱(中文)
淡水之山

創作者
木下靜涯

材質
待考

尺寸
待考

落款
「靜涯」及一枚方印

時間類型
發表時間

時間資訊
1940

地點類型
發表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