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公園

此為1936年(昭和11年)第十回臺展西洋畫部許長貴的入選作。畫面主體是一座被四周樹林、花圃包圍的公園噴水池,水池為圓形,外有淺色環狀臺座,每隔一段距離設有垛狀凸起裝飾,水池中央可見向上噴湧而出的淺色水柱,至空中形成水花落下。四周樹林枝葉茂盛,前景的樹木枝葉與樹幹形成支撐畫面的作用,而地上樹蔭與中央清晨光照下的水池則形成明暗對比,有效凸顯畫作的焦點主題。西方噴泉的建造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代,運用簡單的水位差原理便可達到。近世的噴水池還兼具提供飲用水的功用,直到19-20世紀才轉為純粹的景觀建築。日治時期,受到西方城市規劃影響,總督府在臺北、嘉義、臺南等城市圓環或公園綠地設有噴水池,成為民眾休憩、遊玩的空間,也作為現代化的主題被許長貴等臺灣畫家捕捉、描繪。

識別號
CA10_133_P069_253_w_t10

作品名稱(原文)
朝の公園

作品名稱(中文)
清晨的公園

創作者
許長貴

材質
待考

尺寸
待考

落款

時間類型
發表時間

時間資訊
1936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

展覽名稱
臺展

屆數
第10回

年代
1936年(昭和11年)

畫部
西洋畫部

資格獎項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

會場
臺灣教育會館

展示間
第七室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撰寫者
劉錡豫

資料來源
1.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第十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7。
2. 〈第十囘臺灣美術展覽會〉,《臺灣教育》,第412期,(臺北:1936-11),頁121-125。
3. 李念潔,《日治時期臺北公園設計的西方源流探討及其空間建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作品介紹描述資料權利註記
2.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