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公園

此為1936年(昭和11年)第十回臺展西洋畫部許長貴的入選作。畫面主體是一座被四周樹林、花圃包圍的公園噴水池,水池為圓形,外有淺色環狀臺座,每隔一段距離設有垛狀凸起裝飾,水池中央可見向上噴湧而出的淺色水柱,至空中形成水花落下。四周樹林枝葉茂盛,前景的樹木枝葉與樹幹形成支撐畫面的作用,而地上樹蔭與中央清晨光照下的水池則形成明暗對比,有效凸顯畫作的焦點主題。西方噴泉的建造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代,運用簡單的水位差原理便可達到。近世的噴水池還兼具提供飲用水的功用,直到19-20世紀才轉為純粹的景觀建築。日治時期,受到西方城市規劃影響,總督府在臺北、嘉義、臺南等城市圓環或公園綠地設有噴水池,成為民眾休憩、遊玩的空間,也作為現代化的主題被許長貴等臺灣畫家捕捉、描繪。

識別號
CA10_133_P069_253_w_t10

作品名稱(原文)
朝の公園

作品名稱(中文)
清晨的公園

創作者
許長貴

材質
待考

尺寸
待考

落款

時間類型
發表時間

時間資訊
1936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