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曉

此為徐清蓮入選昭和11年(1936)第10回臺展東洋畫部的畫作。為二曲屏風,描繪河畔林間的蜿蜒小徑及其四周的景致。小徑自前景水邊彎向森林深處,周圍樹木繁茂,畫家以不同深淺的墨色及筆法,描繪不同種類的樹木,足見畫家描寫細膩用心。早晨的林間看似靜謐祥和,不見人影。不過位於右扇屏風右下方的一排排井然有序的農作物,以及前景溪流中的數根竹竿,仍暗示了人跡的存在。加上小徑前端,依稀可見數隻白鷺鷥停駐,增添畫面生氣。左下角有落款「丙子秋月 清蓮筆」與印章一枚,可知此畫完成於同年秋季。這幅畫當時陳列在東洋畫部的第2展覽室,《臺灣日日新報》刊有大高文濤的評論:「徐清蓮《清曉》。有趣,然而畫面中央的白鷺鷥破壞了調子,是為敗筆」。評者認為白鷺鷥之所以為敗筆,乃因破壞了畫面的調子,的確,若不近距離仔細端詳,實難察覺白鷺鷥的存在,因白鷺鷥群幾乎與小徑的色調融為一體,既有似無,或許評者因此認為有畫蛇添足之嫌。

識別號
CA10_024_P011_036_e_t10

作品名稱(原文)
清曉

作品名稱(中文)
清曉

創作者
徐清蓮

時間類型
創作時間

時間資訊
1936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