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舟

此為1939年(昭和14年)第二回府展東洋畫部的謝永火入選作:〈漁舟〉。 寬闊的河道上,大小沙洲遍布,上方一條輕便型鐵道橋左至右橫跨河面。 輕便型鐵道又被稱為臺車,由人力於車體後方推押前進,能用於運輸物資、運載民眾。鐵道也因其鋪設簡單、地形限制小的特性及拆卸方便等特性,使其成為當時臺灣陸上近代式交通主要的運輸工具。1930年為輕便鐵道營運高峰,超過1,300公里鐵道線路遍布臺灣各鄉鎮、山區。 前景只見一艘大目舢舨船載有兩名漁人,船上炊煙裊裊,配合他們忙碌的模樣,似乎正為了水上工作進行前置作業。遠處的水道也能見到幾艘小船行駛的身影。全幅作品以俯視描繪河邊一隅的日常場景。在構圖設計上,作者巧妙的以河道由寬漸窄的變化,配合沙洲的分布狀態,切割出畫面的前景與後景,除了凸顯主題的漁船外,也為整幅畫面帶來寬闊的空間感。 鐵道橋上的枕木、橋墩建造工法的刻劃細緻,漁船上的工具也清晰可見。水面上船隻與橋墩倒影的細節營造,提升了畫面的精緻感,也展現了畫家的觀察入微。謝永火以寫實的筆法,將河面一隅的生活場景完整刻劃,穩定的畫面也為整幅作品帶來一絲日常生活的悠閒情調。 畫作右下角有落款「松華」以及一枚方印,印章內容模糊待考。

識別號
CA12_049_P036_082_e_f2

作品名稱(原文)
漁舟

作品名稱(中文)
漁舟

創作者
謝永火

材質
待考

尺寸
待考

落款
「松華」及一枚方印,印章內容模糊待考

時間類型
發表時間

時間資訊
1939

地點類型
發表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