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歸村

此為1936年(昭和11年)第十回臺展西洋畫部陳清汾的入選作,榮獲推薦。畫家以詩意、柔和的筆觸描繪傍晚時分,牧童帶著水牛踏上返家歸途的場景,水牛與牧童間有一隻小狗,牛隻的背上可見另一個牧童趴著。遼闊的原野空無一物,只有遠景零星房舍、小丘與樹木。籠罩在黃昏光線中的群鳥振翅歸巢,呼應前景牧童歸鄉。陳清汾曾在1920年代前往法國習畫、遊歷,在這幅畫中可以看到來自法國巴比松派(École de Barbizon)的影響,如田園畫家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便曾描繪過主題相似的〈喚牛回家〉(c.1866,華盛頓國家藝廊典藏)。不過,陳清汾選擇描繪臺灣田野中尋常可見的水牛,類似的構圖則讓人聯想到雕塑家黃土水的浮雕遺作〈水牛群像〉(1930,臺北中山堂典藏),同樣塑造出悠閒、自然的臺灣田園景象。落款「Sei □ Tchin」作為畫作左下角,中間字句難以判讀,其中「Sei」與「Tchin」分別對應「清」與「陳」的日語讀音。

識別號
CA10_100_P036_271_w_t10a

作品名稱(原文)
牧童歸村

作品名稱(中文)
牧童歸村

創作者
陳清汾

材質
待考

尺寸
待考

落款
Sei □ Tchin

時間類型
發表時間

時間資訊
1936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