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牛花

此為山崎文子入選昭和7年(1932)第6回臺展東洋畫部的作品。此畫以近景構圖,描繪一株盛開的牽牛花。牽牛花屬旋花科牽牛屬,為一年或多年生的纏繞草本植物(一說為藤本植物),常見於臺灣鄉野田間。日本人稱為「朝顏」(あさがお),是因為欲看到其最美的樣貌,必須在清晨時分,否則至中午時花朵已然枯萎,因而得名,也是此作畫題由來。畫中的牽牛花居於畫面下方中央,枝葉攀藤向上方捲繞生長,枝繁葉茂,其中5朵牽牛花已然盛開,1朵則含苞待放,四面皆有嫩枝向外伸展。畫家藉由細膩的寫生觀察,運用精細工筆描寫出牽牛枝葉捲曲、纏繞藤蔓的姿態細節,畫面右下方並可見一隻蜻蜓停佇在枝枒末梢上,更添畫面的靈動活潑之趣。不過,評者N生對包含此作在內的多數東洋畫並不滿意:「其他如林東令的《山羊》或如山崎文子的《牽牛花》之類,值得同情的作品相當多。總之,若將東洋畫一概而評,可稱之為一群陷入昏睡的可憐畫家」,既曰「值得同情」,又稱之為「陷入昏睡的可憐畫家」,應是認為畫家僅僅著重在技巧,卻未在畫作的思想深度下功夫,作品缺乏打動人心的氣韻與內涵而言。

識別號
CA06_060_P046_100_e_t6

作品名稱(原文)
朝顏

作品名稱(中文)
牽牛花

創作者
山崎文子

時間資訊
1932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