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震音

此為野村泉月入選昭和11年(1936)第10回臺展東洋畫部的畫作。描繪有欄干的戶外,看似陽臺上有兩位束髮女子,一位身穿直條紋的和服,嘴巴微張,一手憑欄,另一隻手則舉到胸前,似在歌唱。另一位則身穿葡萄紋的和服,坐著彈奏吉他伴奏。畫題中的「震音」(tremolo)一詞,在音樂上指的是同音或特定兩個音快速反覆演奏,但在聲樂、弦樂和管樂上,還用來當作長音上讓音高小幅度穩定波動的演奏技巧,這種技巧稱為vibrato,俗稱抖音。而震音既是演奏技巧,應不適合伴奏,故此處指的應是演唱技巧。此畫當時陳列在東洋畫部第3展覽室,大高文濤在《臺灣日日新報》撰文評曰:「少女雜誌的口繪(卷首彩頁)程度的格調,有辱畫題。畫和服的技法確實優秀,畫畫『誰之袖屏風』,結果或許不錯」。「誰之袖」(誰が袖)一詞,用來稱呼一種圖像,內容描繪披掛在衣桁上各式各樣的豪華婦人服,流行於桃山至江戸時代,通常畫在屏風上,成為屏風繪的一種形式。大高看似稱讚泉月技巧,實有譏諷泉月只適合當圖案匠師之嫌。

識別號
CA10_054_P041_175_e_t10

作品名稱(原文)
秋のトレモロ

作品名稱(中文)
秋之震音

創作者
野村泉月

時間類型
創作時間

時間資訊
1936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

展覽名稱
臺展

屆數
第10回

年代
昭和11年(1936)

畫部
東洋畫部

資格獎項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

會場
臺北教育會館

展示間
第三室

參展紀錄
1. 昭和11年(1936)第10回臺展東洋畫部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撰寫者
劉錡豫、李淑珠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資料來源
1.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第十回台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臺北: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1937 。
2. 大高文濤,〈東洋畫部瞥見〉,《臺灣日日新報》, 1936-10-25(版6)。
3. 大高文濤,〈東洋畫綜覽-請把握時代潮流〉,《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2001,頁252-255。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作品介紹描述資料權利註記
2.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