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景色

此為1936年(昭和11年)第十回臺展西洋畫部谷口花子的入選作,根據1936年11月《臺灣教育》的第十回臺展目錄所記,此為谷口花子首次入選臺展。此作畫面分為前、中、後三景,前景是數座緩坡構成的山丘,坡上樹叢生長茂盛,樹上可見暗示秋天季節的枯葉,被以明快的筆觸表現。畫面中景是平原與山丘構成的遼闊景色,遠景則是更為高聳的綿延山巒,從外型推斷是八里觀音山。觀音山在日治時期素有「淡水富士」雅稱,不少畫家都曾到訪取景,早在1907年(明治40年),就有漫遊畫家小林松僊(1877-1946)隔著淡水河描繪觀音山,可視為相關題材之濫觴。到了1927年(昭和2年)臺展開辦以後,觀音山更是入選作品中常見的主題。落款「H.TA□□」位於畫作左下角,後半段難以判讀,但可以推測是谷口花子(Taniguchi Hanako)的日語讀音縮寫。

識別號
CA10_114_P050_465_w_t10

作品名稱(原文)
秋の景色

作品名稱(中文)
秋日景色

創作者
谷口花子

材質
待考

尺寸
待考

落款
H.TA□□

時間類型
發表時間

時間資訊
1936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新北市觀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