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1936年(昭和11年)第十回臺展東洋畫部審查員結城素明的出品作。畫家以濃淡交錯的暈染搭配細碎墨點、線條用筆,表現深秋時節樹葉紛飛,草木凌亂的意象。畫面中央被樹林包圍明度較高處,似是被風吹倒的稻草堆,又似湍流中的岩石,難以辨識形體。落款「素明」在畫作右上角,附一枚方印。
有別於〈秋〉著重意象表現,綜觀結城素明在日本的其他作品,大多以歷史畫或風俗人物為主,像是〈農家晚秋圖〉(1900)、〈勸學圖〉(1915)等。大高文濤在《臺灣日日新報》撰文評論時也感嘆:「我期待從日本來的兩位(審查員)更加奮發有力。」可見評論人也認為這件作品並非結城素明最代表性的作品類型,只能呼籲「更加奮發有力」,希望審查員能從日本帶來更好的代表作。

識別號
CA10_037_P024_184_e_t10

作品名稱(原文)

作品名稱(中文)

創作者
結城素明

材質
待考

尺寸
待考

落款
素明+方印

時間類型
發表時間

時間資訊
1936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