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山之夏

此為審查員鄉原古統出品昭和8年(1933)第7回臺展東洋畫部的作品,為二曲屏風形式。畫中以特寫方式取景,描寫崢嶸兀立的山巔、雄渾峻厚的山體及其上草木華滋的景色。畫家運用簡練的線條鉤勒山嶽與峰巒的輪廓,並作簡淡設色,與畫家1930年描寫臺灣山嶽的代表作《臺灣山海屏風》之細密畫風完全不同。這件嘗試創新畫風的作品獲得兩極評價,鷗汀生(大澤貞吉)評曰:「鄉原古統君的作品《端山之夏》和去年的大作《玉峰秀色》同樣敗在山骨皴法上,真是九仞之功,虧於一簣。期待這位描繪山嶽頗具信心的畫家,能夠發展出更適切的新皴法」,評者或認為畫中僅鉤出山嶽輪廓的簡略皴法是其敗筆。另一位評者錦鴻生(林錦鴻)評曰:「鄉原古統今年的作品(《端山之夏》),與去年的(《玉峰秀色》)相比,非常優秀。尤其是以簡略的色彩及線條來表現紋風不動的山的量感和厚重之處,可見鄉原氏的卓越技巧,將山容的雄偉直接移上紙面,讓鄉原氏的名聲大振,但若山的顏色能再表現出深度,一定會更好」,評者對畫家用簡筆表現山勢的作法反而極為讚賞。同樣的技法,卻獲得「虧於一簣」、「技巧卓越」兩種截然相反的評價,可見藝評與審美是極為主觀之事。

識別號
CA07_050_P036_187_e_t7

作品名稱(原文)
端山の夏

作品名稱(中文)
端山之夏

創作者
鄉原古統

時間資訊
1933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