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

此為黃早早入選昭和11年(1936)第10回臺展東洋畫部的畫作。「ヘチマ」即絲瓜的日文讀音,此畫描繪瓜藤沿著竹製的細長支架生長、開花結果的姿態,一般而言絲瓜多在夏末結果,此時由於果實纖維尚未成熟,可作為蔬菜食用。成熟後則可以用來洗碗。從架設好的藤架來看,顯然是有人刻意栽種,只是不知道是否就是畫家自家的菜圃。這幅畫在當時陳列東洋畫部第3展覽室,此畫至今仍存,媒材為絹本膠彩,右下角可見落款「早々」與一枚方印,々為日文疊字符號。根據賴明珠的研究,黃早早在昭和8年(1933)自臺北第三高女(今中山女高)畢業後先就讀該校補習科,隔年畢業,便追隨當時知名畫家郭雪湖習畫。由於在今年入選後的隔年,早早就和楊華玉結婚,放下畫筆專心家務。可以說此畫無意間也成為這位女畫家告別日治時期畫壇之作。

識別號
CA10_029_P016_058_e_t10

作品名稱(原文)
ヘチマ

作品名稱(中文)
絲瓜

創作者
黃早早

時間類型
創作時間

時間資訊
1936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