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蕉及百合 臺北 濱武容子 - 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Skip to content
關於
最新消息
主題專區
主題故事
線上展覽
分類瀏覽
畫家
臺府展
歷史文獻
史料檢索
聯絡我們
Toggle website search
關於
最新消息
主題專區
主題故事
線上展覽
分類瀏覽
畫家
臺府展
歷史文獻
史料檢索
聯絡我們
Toggle website search
美人蕉及百合 臺北 濱武容子
美人蕉及百合 臺北 濱武容子
1929年的第3回臺展,濱武蓉子以《美人蕉與百合》一作入選西洋畫部。此畫描繪放置於桌案邊角上的瓶花,盛開的美人蕉與百合向上而展、花葉四散,雖不見於畫作原色,但應是紅白交錯、繽紛鮮豔。《臺灣日日新報》刊出此畫添賦漢詩之圖版,畫家之名誤植為「容子」;詩文作者應是該報社漢文部主任魏清德,詩的前兩句提到:「瓶史書存法可稽,一瓶位置小窓西」,首句所提到的《瓶史》,為明代文學家袁宏道的著書,以插花品評為主要內容;引此書詮釋畫中的瓶花,除了肯定其具有典範式的樣貌,更為畫作增添不少東方文化的趣味。後兩句:「不須黃四娘家去,看取群花吐滿畦」,則是援引唐代詩人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當中,黃四娘家開滿鮮花的典故,認為《美人蕉與百合》已展現了萬紫千紅般的繁麗盛景,可與遍地開花的田園相比擬;雖難免有些誇大,卻也意味著作詩者給予這件畫作極高的評價。
作品資訊
識別號
tks_1929_021
作品名稱(原文)
カンナ及百合 臺北 濱武容子
作品名稱(中文)
美人蕉及百合 臺北 濱武容子
創作者
文/魏清德(待考);圖/濱武容子
時間資訊
1929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北
展覽資訊
作品其他資訊
關鍵字
花
,
濱武蓉子
,
賦漢詩
,
臺府展
,
靜物畫
媒體類型
報紙
出版者
臺灣日日新報社
撰寫者
張哲維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資料來源
1.〈カンナ及百合 臺北濱武容子〉,《臺灣日日新報》,1929-11-23(版4)。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作品介紹描述資料權利註記
2.CC BY
Search this website
Type then hit enter to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