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蕉及百合 臺北 濱武容子

1929年的第3回臺展,濱武蓉子以《美人蕉與百合》一作入選西洋畫部。此畫描繪放置於桌案邊角上的瓶花,盛開的美人蕉與百合向上而展、花葉四散,雖不見於畫作原色,但應是紅白交錯、繽紛鮮豔。《臺灣日日新報》刊出此畫添賦漢詩之圖版,畫家之名誤植為「容子」;詩文作者應是該報社漢文部主任魏清德,詩的前兩句提到:「瓶史書存法可稽,一瓶位置小窓西」,首句所提到的《瓶史》,為明代文學家袁宏道的著書,以插花品評為主要內容;引此書詮釋畫中的瓶花,除了肯定其具有典範式的樣貌,更為畫作增添不少東方文化的趣味。後兩句:「不須黃四娘家去,看取群花吐滿畦」,則是援引唐代詩人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當中,黃四娘家開滿鮮花的典故,認為《美人蕉與百合》已展現了萬紫千紅般的繁麗盛景,可與遍地開花的田園相比擬;雖難免有些誇大,卻也意味著作詩者給予這件畫作極高的評價。

識別號
tks_1929_021

作品名稱(原文)
カンナ及百合 臺北 濱武容子

作品名稱(中文)
美人蕉及百合 臺北 濱武容子

創作者
文/魏清德(待考);圖/濱武容子

時間資訊
1929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北

媒體類型
報紙

出版者
臺灣日日新報社

撰寫者
張哲維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資料來源
1.〈カンナ及百合 臺北濱武容子〉,《臺灣日日新報》,1929-11-23(版4)。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作品介紹描述資料權利註記
2.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