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 〈第三回臺灣美術展覽會 入選作品發表さる 東洋畫二十九點、西洋畫七十六點 目覺ましい本島人側の進出〉,《臺灣日日新報》,1929-11-13(夕刊2版)。
3. K.Y生,〈第三回臺展の盛況〉,《臺灣教育》,第329號,(臺北:1929-12-01),頁95-100。
4. 林進發,《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眾公論社,1934,頁51。
美人蕉與百合
美人蕉與百合
此為濱武蓉子入選1929年(昭和4年)第三回臺展西洋畫部的畫作,「カンナ」即美人蕉。此作描繪美人蕉、百合花插在花瓶中盛開的景象。兩者皆為歷年臺府展靜物畫或花卉作品中常見的主題。落款「蓉子」位於畫面左下角。1929年11月13日《臺灣日日新報》(夕刊2版)的臺展入選報導,標記:「カンナと百合 濱武蓉子」。1929年12月1日《臺灣教育》第329號〈第三回臺展の盛況〉,標記:「カンナと百合 臺北 濱武蓉子 非賣品」。濱武蓉子的父親濱武元次,歷任臺北第一中學校(今建國中學)、臺北第一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校長。蓉子本人則就讀於臺北第一高女(今北一女)。
作品資訊
識別號
CA03_089_P040_622_w_t3作品名稱(原文)
カンナと百合作品名稱(中文)
美人蕉與百合創作者
濱武蓉子材質
待考尺寸
待考落款
蓉子時間類型
發表時間時間資訊
1929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地點名稱
臺灣地址
臺灣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
臺展屆數
第3回年代
1929年(昭和4年)畫部
西洋畫部資格獎項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會場
樺山小學校展示間
待考作品其他資訊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出版者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撰寫者
劉錡豫資料來源
1. 臺灣教育會,《第三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0。2. 〈第三回臺灣美術展覽會 入選作品發表さる 東洋畫二十九點、西洋畫七十六點 目覺ましい本島人側の進出〉,《臺灣日日新報》,1929-11-13(夕刊2版)。
3. K.Y生,〈第三回臺展の盛況〉,《臺灣教育》,第329號,(臺北:1929-12-01),頁95-100。
4. 林進發,《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眾公論社,1934,頁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