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孔子廟

此為廖繼春入選昭和11年(1936)第10回臺展西洋畫部的畫作。比較《臺南聖廟考》(1918)所附的平面圖,以及現今孔廟的建築格局。可以確認此畫應是描繪自「明倫堂」左側往「入德之門」望去的景致,入德之門的白牆是為辨識的特徵。而入德之門右側的山牆建築便是「名宦祠」的一角。孔廟是廖繼春長年描繪的題材之一,畫家以明快且大膽的筆觸描繪孔廟,不過宮武辰夫卻在《臺灣日日新報》上撰文予以嚴厲的批評:「這個作者今年也有題為《窗邊》、色調晦澀的作品入選文展,將之與此畫相比,簡直像是兩個不同畫家的作品一樣,文展的作品較佳。像孔廟這種題材,不過是在速寫板上試試就夠了,何必自己突顯破綻」。宮武對孔廟之不屑,與梅原龍三郎1938年來臺評審時,由廖繼春陪同到臺南孔廟寫生,完成《臺灣風景》一作,呈現出兩個極端。宮武的鄙視,或許源自對當時所謂支那(中國)的歧視意識,以致於無法同梅原一樣,享受所謂的異國情趣。

識別號
CA10_076_P012_296_w_t10

作品名稱(原文)
臺南孔子廟

作品名稱(中文)
臺南孔子廟

創作者
廖繼春

材質
待考

尺寸
待考

落款

時間類型
發表時間

時間資訊
1936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南門路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