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展入選(澳底之海)村上無羅氏

澳底位於今日新北市貢寮區,由於地理位置和魚產豐富,自古便有人群聚集;1895年日軍自澳底登陸,展開對臺殖民統治,3年後更於此地立「北白川宮征討紀念碑」,極具政治象徵意義。日治初期的澳底原屬基隆廳,後於1920年併入臺北州;1927年抵臺、任教於基隆中學校的畫家村上無羅,或許因地緣之便而選擇澳底海灣風景為畫題,完成《澳底之海》一作,並以無鑑查資格出品第2回(1928)臺展東洋畫部。《臺灣日日新報》刊出此畫添賦漢詩之圖版,作者應是該報社漢文部主任魏清德,詩的前兩句提到:「振振雪白鷺于飛,有約垂綸未即歸」,「垂綸」除了指釣魚,另有隱居之意,故詩前半部以白鷺和釣客比喻閒適清幽的歸隱生活;後兩句:「綠遍林投風日好,松鰹時節鰯魚肥」,則點出了北海岸的自然風土和捕魚的時節。畫面前景的林投屬耐旱植物,可為防風定砂之用,廣見於臺灣海濱;而鰹魚、鰯魚(沙丁魚)盛產於夏季,作者借題發揮,將畫中人物連結時令,頗有巧思。

識別號
tks_1928_077

作品名稱(原文)
臺展入選(澳底之海)村上無羅氏

作品名稱(中文)
臺展入選(澳底之海)村上無羅氏

創作者
文/魏清德(待考);圖/村上無羅

時間類型
創作時間

時間資訊
1928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