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展入選(飼鴨人家)佐伯久氏

鴨作為人類主要飼養的家禽之一,已有悠久的歷史。臺灣的養鴨事業可追溯至17世紀,不僅是肉品的來源,在時間的積累下也成為代表臺灣的風景,如1923年4月裕仁皇太子來臺巡視,地方政府便安排了在圓山明治橋上觀賞家鴨放飼的行程。而1928年的第2回臺展,佐伯久入選西洋畫部的作品《養鴨人家》亦是以鴨隻放養的地方風情為題。河岸上的房舍簡樸,四周草木環繞,應是臺灣鄉間的景象;河面上僅有的兩隻鴨子雖不顯眼,卻為靜謐的氛圍添了點生命力。《臺灣日日新報》刊出此畫添賦漢詩之圖版,詩文作者應是該報社漢文部主任魏清德,詩曰:「門前一水足游觀,日日溪頭放鴨團。能自呼名兼產卵,寄言驛使莫輕彈」。這首詩先是敘述了畫家所繪情境,接著再以擬人化的手法,言及叫聲如同「自呼名」的鴨子,請驛使傳話的情節。全詩文字平實,充滿稚趣,表現出作詩者借景自娛的想像力。

識別號
tks_1928_100

作品名稱(原文)
臺展入選(飼鴨人家)佐伯久氏

作品名稱(中文)
臺展入選(飼鴨人家)佐伯久氏

創作者
文/魏清德(待考);圖/佐伯久

時間類型
創作時間

時間資訊
1928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