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寺廟

此為李應彬入選1943年(昭和18年)第六回府展東洋畫部的畫作。比對日治時期的寺廟寫真,可以得知此畫應是描繪艋舺龍山寺。該寺始建於1738(乾隆3年),1920年代經重建成現今樣貌的基礎。畫中構圖取自龍山寺前殿的三川殿及龍門廳一角,遠處可見鼓樓的屋頂。前景可見佛桑華(朱槿花)生長,一旁有食火雞在石磚地上覓食。靜謐的構圖加上墨染、具空氣感的表現手法呈現龍山寺莊嚴、幽靜的一面。據《擺接風華土城情》(1997)的紀錄,此畫後為龍山寺所收藏,不過與1928年同樣奉納龍山寺的陳澄波作品〈龍山寺〉(臺二)一樣,毀於戰火之中。審查員望月春江評曰:「〈臺灣寺廟〉李應彬作,建築輕快的感覺不錯,前景也有乾淨清爽的感覺」,「輕快的感覺」應該是指富有空氣感的墨色及層次感,畫家對建築的描繪也很準確到位。

識別號
CA16_047_P033_007_e_f6

作品名稱(原文)
臺灣寺廟

作品名稱(中文)
臺灣寺廟

創作者
李應彬

材質
待考

尺寸
待考

落款
左下角有落款及一枚方印,字跡模糊待考

時間類型
發表時間

時間資訊
1943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北市萬華區艋舺龍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