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 N生,〈臺展を觀る(完)〉,《臺灣日日新報》,1930-11-03(版6)。
3. 一批評家,〈臺展を考察す(下)〉,《臺灣日日新報》, 1930-11-07(版3)。
4. Y生,〈第四囘臺展を見て〉,《臺灣教育》,n340,1930-11-01,頁115。
臺灣山海屏風(能高大觀)一;臺灣山海屏風(能高大觀)二
臺灣山海屏風(能高大觀)一;臺灣山海屏風(能高大觀)二
此為鄉原古統出品昭和4年(1930)第4回臺展東洋畫部的畫作,描繪能高山一帶的山峰綿延景觀。能高山在日治時期與新高山(今玉山)、次高山(今雪山)齊名。此作為六曲一雙的屏風,宏偉的山勢占滿整個畫面,主峰自左屏風,綿延至右屏風的遠景處。畫家以披麻皴勾勒山石,並施以淡彩,乍看近似傳統南畫的表現語彙,但又注重山岳的立體感及明暗變化。署名N生的畫評讚嘆此作為「唐吉訶德的力作」,即唐吉訶德式(Quixotism)宏大、理想主義的創作,並進一步說明:「靠近此畫,會發現此畫從近景到遠景,鄉原驅使著各種筆觸,表現出各種色彩」、「比起站遠一點觀賞時,感覺到的山巒重複所營造的氣勢,我更喜歡站在近一點細看宛如雕刻的肌膚般,富於變化的畫面」,讚賞此畫磅礡的構圖及用筆。N生將此作筆觸比擬為雕刻,這點,Y生亦在《臺灣教育》撰文提到此畫「是其觸及臺灣山岳的偉觀之作。鄉原氏曾說,他是將山岳視為一件大型雕刻來畫的」。另有一批評家指出此作「具有色彩上的深度」。總之,鄉原這件作品大致受到評者讚賞,唯N生指出「總覺得此畫是未完成的試作」,可惜未能進一步說明。
作品資訊
識別號
CA04_051_P036_187_e_t4-1作品名稱(原文)
臺灣山海屏風(能高大觀)一;臺灣山海屏風(能高大觀)二作品名稱(中文)
臺灣山海屏風(能高大觀)一;臺灣山海屏風(能高大觀)二創作者
鄉原古統時間類型
創作時間時間資訊
1930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地點名稱
臺灣地址
臺灣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
臺展屆數
第4回年代
昭和5年(1930)畫部
東洋畫部資格獎項
審查員會場
總督府舊廳舍展示間
第五室參展紀錄
1. 昭和5年(1930)第4回臺展東洋畫部作品其他資訊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出版者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撰寫者
劉錡豫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資料來源
1.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第四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1。2. N生,〈臺展を觀る(完)〉,《臺灣日日新報》,1930-11-03(版6)。
3. 一批評家,〈臺展を考察す(下)〉,《臺灣日日新報》, 1930-11-07(版3)。
4. Y生,〈第四囘臺展を見て〉,《臺灣教育》,n340,1930-11-01,頁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