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竹

此為安東翠入選昭和9年(1934)第8回臺展東洋畫部的作品。「若竹」即初長的嫩竹。畫中3株細竹貫穿畫面,竹枝及葉子隨風搖擺。其間有數株纖細的花草,彼此交錯生長,形成富律動感的構圖。竹節採平塗法敷色,使得畫面顯得平面、具裝飾性。落款位於畫面右下角,為「翠」字草書體及一枚方印。此畫當時陳列在東洋畫部第2展覽室。青山茂評曰:「第2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安東翠的《若竹》。這幅畫完全表現出向上迅速成長茁壯的若竹的精神飽滿般的活力和清新感,就像這個年輕作者的心情一樣」。這一年安東翠年方20,剛嫁為人妻,「作者的心情」云云,不知是否與此有關。《臺灣日日新報》記者林鹿二(山本奈良男)則評曰:「幾乎每年都有入選,卻未見在技法上有所進歩,實在遺憾」。師承鄉原古統的安東翠,以松尾翠之名,自1931年起每年入選臺展,除了《清楚》(1931)一作是人物畫之外,其餘均是以花草植物為題的畫作,而無論是人物還是植物,的確都維持一貫的技法以及「清新」風格。

識別號
CA08_023_P010_128_e_t8

作品名稱(原文)
若竹

作品名稱(中文)
若竹

創作者
安東翠(臺展圖錄誤植為蘇淇祥)

時間資訊
1934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