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萌芽
萌芽
此為不破周子入選昭和10年(1935)第9回臺展東洋畫部的畫作。原文畫題的「きざし」,漢字為「兆し」或「萌し」,「徵兆」或「前兆」之意,此畫呈現的是「春之徵兆」,故譯「萌芽」。畫中有多種植物密布,畫家取景鳳凰木、檳榔樹等臺灣常見樹木的樹梢,畫出四周樹木枝梢嫩苗萌芽,四周花苞即將綻放的景象。檳榔樹後方,鳳凰木的豆莢成串掛著,且樹葉泰半凋零,與前景枝枒花苞綻放的榮景呈現鮮明的對比。左下角有「周子」鈐印。此畫當時陳列於東洋畫部第2展覽室,立石鐵臣在《臺灣日日新報》上撰文評曰:「不破周子的《萌芽》,是充滿愛、使用纖細神經的美麗創作」,「愛」、「纖細神經」、「美麗」等詞,容易讓人聯想到所謂的女性特質,有趣的是,此種評語在當時的畫評,尤其是針對「閨秀畫家」作品的評論中,十分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