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蓖麻與軍雞
蓖麻與軍雞
此為呂鐵州出品昭和7年(1932)第6回臺展東洋畫部的無鑑查作品,榮獲特選、臺展賞。此作採近景構圖,描繪一隻站立在蓖麻樹旁的軍雞(即鬥雞),軍雞朝向畫面右側站立,回首向後望,一副顧盼自雄的模樣。前景有鳳仙花、松葉牡丹等花卉。畫面左側是一株枝葉茂盛的蓖麻樹。此作以圓熟精湛的寫生技巧,表現軍雞雄赳赳氣昂昂的神態以及花卉的纖細之美,頗獲好評,如鷗亭生(大澤貞吉)評曰:「呂君今年作品的選材毋寧說是失敗,但是他圓熟而細密的描寫技巧幾乎已達頂點,其氣勢令人震撼驚嘆!」、「雖然鬥雞誇張的樣子有些惹人反感,但前景的鳳仙花和松葉牡丹纖細而完美精緻,以及蓖麻的俐落,使得畫面更加生動。畫家的美感因其精湛的手法,栩栩如生的表現於畫面,正是這件作品最出色之處」。然而,也有評者對畫家過度運用工筆技巧表示反感,如N生評曰:「雖說是常見的畫題,卻是本展的傑作。希望能捨棄惹人厭的技巧,更輕鬆表現那隻軍雞具有的霸氣」。蓖麻屬大戟科,荷治時期引入臺灣,種子可榨油,供製造潤滑油、染料或瀉劑等。日治時期官方大力推廣栽培、鼓勵種植,成為當時的重要經濟作物。此作以蓖麻入畫,為臺展中首見,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濟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