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山將霽

此為審查員木下靜涯出品昭和9年(1934)第8回臺展東洋畫部的畫作。「蕃山」即蕃人(原住民)所居住、活動的高山,意指中央山脈的諸多山峰,也就是說此畫是描繪中央山脈的山岳雨後放晴之時。雖說靜涯以描繪淡水風景的作品膾炙人口,但村上英夫在〈木下靜涯論〉(1936)曾提到:「不過以大屯山、新高山、太魯閣等為題材的作品也很好,其次,取材自蕃界題材的作品中也有不少傑作」。畫面前景為蔥鬱的高山樹林,佔據畫面約3分之2高,彼此枝葉密布,盤根交錯,有些樹梢上已然開花。中景是濃密的霧嵐,遠處的山稜隱約自雲海中探出。右下角有落款「靜涯」及一枚方印。畫家以飽滿水份的濕筆,表現雲海翻騰的動勢,以及山頭沒於雲間的氛圍。此種畫法在靜涯作中常可見得,也難怪《臺灣日日新報》記者林鹿二(山本奈良男)有此評論:「《蕃山將霽》,審査員木下靜涯作品。或許是木下氏所擅長的筆法,但樹葉比樹幹感覺還更沉重,令人不安。不過,畫面上方的山,的確出色」。雖說前景樹葉明暗用色過重,使得平衡感欠佳,頭重腳輕,但仍不失風采,為靜涯畫風的典型。

識別號
CA08_044_P031_106_e_t8

作品名稱(原文)
蕃山將霽

作品名稱(中文)
蕃山將霽

創作者
木下靜涯

時間資訊
1934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