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創作慾驅使,而成為能劇後台工作人員的能畫家武部竹令 - 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Skip to content
關於
最新消息
主題專區
主題故事
線上展覽
分類瀏覽
畫家
臺府展
歷史文獻
史料檢索
聯絡我們
Toggle website search
關於
最新消息
主題專區
主題故事
線上展覽
分類瀏覽
畫家
臺府展
歷史文獻
史料檢索
聯絡我們
Toggle website search
被創作慾驅使,而成為能劇後台工作人員的能畫家武部竹令
被創作慾驅使,而成為能劇後台工作人員的能畫家武部竹令
「畫室巡禮」為《臺灣日日新報》於日本官展開幕前,訪問藝術家們的創作情形之專欄報導,有助於讓讀者了解當時畫壇的動向。1927年起因應臺展的開辦,也有屬於臺展的「畫室巡禮」單元,採訪對象有當時頗負盛名的畫家,也有初顧茅廬的畫壇新人。本篇訪問能畫家武部竹令,這位在臺多年的老畫家,現今住在壽町一丁目,也就是現今的艋舺北部一帶,日治時期為風月場所的聚集地。所謂的能畫,是指描繪能樂演出的繪畫形式,在日本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身為能畫家的武部竹令,本身也是一位喜多流(能樂的流派)的老師,畫室中陳列著與能樂有關的書籍和物件。此篇訪談揭示了武部竹令早期習畫的相關經歷,據說為能更進一步的研究能畫,他甚至在樂屋,也就是能樂演員準備出場的後臺,擔任管理服飾的工作。更曾在一次演出時,為了要畫下「延命冠者」(能樂演出的一種面具,報導中『名』一字為誤植)的模樣,違反演出時禁止擅自移動的禁令,遭到申斥。這些經歷或許也反映在他對於人物服飾的細密描寫上。魏清德收藏的武部竹令《日本人物畫》(年代不詳,現藏國立歷史博物館),畫中能樂演員的服飾設色妍麗,勾描細膩,顯示他早期管理服飾、鑽研能畫的成果。
作品資訊
識別號
atre_1927_003
作品名稱(原文)
製作慾にかられ樂屋の人なつた能畫の武部竹令氏
作品名稱(中文)
被創作慾驅使,而成為能劇後台工作人員的能畫家武部竹令
創作者
臺灣日日新報社
時間類型
創作時間
時間資訊
1927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北
展覽資訊
作品其他資訊
關鍵字
臺府展
,
能畫
,
武部竹令
,
畫室巡禮
,
喜多流
媒體類型
報紙
出版者
臺灣日日新報社
撰寫者
劉錡豫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資料來源
1. 〈製作慾にかられ樂屋の人なつた能畫の武部竹令氏〉,《臺灣日日新報》,1927-09-06(版5)。
2. 邱琳婷,《1927年臺展研究-以《台灣日日新報》前後資料為主》,國立藝術學院美術史研究所中國美術史組碩士論文,1997。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作品介紹描述資料權利註記
2.CC BY
Search this website
Type then hit enter to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