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雜音於無物揮舞畫筆 蔡雪溪

「畫室巡禮」為日本報紙行之有年的專欄,於各個美術展覽會開始前,訪問藝術家們的創作情形,有助於讓讀者了解畫壇的動向。自1927年起,因應臺展的開辦,《臺灣日日新報》也開闢了屬於臺展的「畫室巡禮」單元,採訪對象有當時頗負盛名的畫家,也有初顧茅廬的畫壇新人。本篇採訪臺籍畫家蔡雪溪,他的畫室兼裱畫店坐落在大稻埕永樂町二丁目的市場旁。採訪當時,蔡雪溪向記者展示作品,其中一幅描繪了松樹與牡丹花,松枝上有白頭鵠,題為《富貴長壽》,具有吉祥寓意;另外一幅是題為《秋山晚鐘》的山水畫,最後還有一幅《竹林七賢》。與李學樵相同,蔡雪溪在當時也是一位備受崇敬的著名畫師。但該回臺展,兩人最後都名落孫山。1927年11月底由宮比會主辦的繪畫落選展,展示了一幅蔡雪溪的《竹林七賢》。經過此次挫敗,蔡雪溪因應臺展重視寫生寫實這點,改變其參加臺展畫作的作畫風格,兩年後(1929年)以《秋之圓山》成功入選臺展。

識別號
atre_1927_099

作品名稱(原文)
雜音をよそに繪筆を運ぶ 蔡雪溪氏

作品名稱(中文)
視雜音於無物揮舞畫筆 蔡雪溪

創作者
臺灣日日新報社

時間類型
創作時間

時間資訊
1927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北

媒體類型
報紙

出版者
臺灣日日新報社

撰寫者
劉錡豫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資料來源
1. 〈雜音をよそに繪筆を運ぶ 蔡雪溪氏〉,《臺灣日日新報》,1927-09-21(版5)。
2. 〈宮比會の繪畫展 いよく二十二日から開催 力作が尠く無い〉,《臺灣日日新報》,1927-11-23(夕刊版2)。
3. 邱琳婷,《1927年臺展研究-以《台灣日日新報》前後資料為主》,國立藝術學院美術史研究所中國美術史組碩士論文,1997,頁170-171。
4. 黃琪惠,《日治時期臺灣傳統繪畫與近代美術潮流的衝擊》,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頁126-130。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作品介紹描述資料權利註記
2.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