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雜音於無物揮舞畫筆 蔡雪溪

「畫室巡禮」為日本報紙行之有年的專欄,於各個美術展覽會開始前,訪問藝術家們的創作情形,有助於讓讀者了解畫壇的動向。自1927年起,因應臺展的開辦,《臺灣日日新報》也開闢了屬於臺展的「畫室巡禮」單元,採訪對象有當時頗負盛名的畫家,也有初顧茅廬的畫壇新人。本篇採訪臺籍畫家蔡雪溪,他的畫室兼裱畫店坐落在大稻埕永樂町二丁目的市場旁。採訪當時,蔡雪溪向記者展示作品,其中一幅描繪了松樹與牡丹花,松枝上有白頭鵠,題為《富貴長壽》,具有吉祥寓意;另外一幅是題為《秋山晚鐘》的山水畫,最後還有一幅《竹林七賢》。與李學樵相同,蔡雪溪在當時也是一位備受崇敬的著名畫師。但該回臺展,兩人最後都名落孫山。1927年11月底由宮比會主辦的繪畫落選展,展示了一幅蔡雪溪的《竹林七賢》。經過此次挫敗,蔡雪溪因應臺展重視寫生寫實這點,改變其參加臺展畫作的作畫風格,兩年後(1929年)以《秋之圓山》成功入選臺展。

識別號
atre_1927_099

作品名稱(原文)
雜音をよそに繪筆を運ぶ 蔡雪溪氏

作品名稱(中文)
視雜音於無物揮舞畫筆 蔡雪溪

創作者
臺灣日日新報社

時間類型
創作時間

時間資訊
1927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