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山

此為加藤紫軒入選昭和11年(1936)第10回臺展東洋畫部的畫作。此畫為二曲一隻屏風。前景的農田裡不見作物生長,可能才剛插芽,或是仍在休耕。田間的水池裡以數隻水鴨棲息,樹木錯落其間。中景的河流區隔了前後兩景,水上有兩艘帆船行駛,從畫題來看應是淡水河。遠景的觀音山高聳參天,山勢層巒疊嶂,畫家將各個獨立的山峰加以凸顯表現,但外型仍不失觀音山的基本輪廓。此畫陳列在東洋畫部第2展覽室,《臺灣日日新報》的大高文濤評曰:「前景到中景都宛如寫生般非常忠於實景,值得肯定,但遠景的山脈過於厚重,壓過前景,而且全幅皆用淡墨,收尾效果不足。畫面的強弱變化應該利用墨色的起承轉合來統合才行」,應是前後兩景的比例分配不太妥當,加上重墨不足,使得前景顯得太過壓抑,缺乏足夠的強度。

識別號
CA10_023_P010_109_e_t10

作品名稱(原文)
觀音山

作品名稱(中文)
觀音山

創作者
加藤紫軒

時間類型
創作時間

時間資訊
1936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新北市淡水

展覽名稱
臺展

屆數
第10回

年代
昭和11年(1936)

畫部
東洋畫部

資格獎項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

會場
臺北教育會館

展示間
第二室

參展紀錄
1. 昭和11年(1936)第10回臺展東洋畫部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撰寫者
劉錡豫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資料來源
1.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第十回台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臺北: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1937 。
2. 大高文濤,〈東洋畫部瞥見〉,《臺灣日日新報》, 1936-10-25(版6)。
3. 大高文濤,〈東洋畫綜覽-請把握時代潮流〉。顏娟英,《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2001,頁252-255。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作品介紹描述資料權利註記
2.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