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法山出雲寺

此為白子修二郎入選昭和9年(1934)第8回臺展東洋畫部的畫作,為二曲屏風。「護法山出雲寺」全名為護法山安國院出雲寺,又稱毘沙門堂,位於今日京都市山科區安朱稻荷山町,為天台宗之寺院。其前身建立於大寶3年(703),現今的模樣為17世紀改築而成。本籍京都的修二郎,畢業於京都市立繪畫專門學校,後前往臺灣任教。根據其母校出版的紀念刊物《二葉》(1930)所附修二郎之住址,可知其在日期間居住在「山科町字安朱」,距離護法山出雲寺不遠。可能是暑假返回京都時,前往該處進行寫生創作。值得注意的是,《臺灣日日新報》的記者林鹿二指出:「白子修二郎的這幅畫是採用純粹的新興大和繪的手法」,大和繪為日本獨有的繪畫形式,而「新興大和繪」則是在近代由松岡映丘、山口蓬春等畫家所推動的新時代大和繪。無論是鳥瞰的構圖或樹木、雲霧的表現形式皆為大和繪的特徵,然而其畫面空間安排加入了新式的遠近法,呼應林鹿二所言。畫家藉由高掛在天上的下弦月,以及空無一人、僅見數頭鹿隻的寺院,表現深夜幽靜的氣氛。然林鹿二僅表示:「(此畫)沒有特別出色之處」,似乎認為畫家雖採用新手法,但在表現上仍未能獨樹一幟。

識別號
CA08_058_P045_118_e_t8

作品名稱(原文)
護法山出雲寺

作品名稱(中文)
護法山出雲寺

創作者
白子修二郎

時間資訊
1934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日本

地址
京都府京都市山科区安朱稲荷山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