谿谷之秋

此為1931年(昭和6年)第五回臺展東洋畫部蔡雲巖的入選作,落款「昭和六年秋 雲岩作」及兩枚方印位於畫作左上角。 「谿谷」即溪谷,蔡雲巖描繪山谷間的瀑布與湍流,並藉由兩側的枯樹、芒草,表現秋天已至的氣息。畫面佈滿嶙峋陡峭的怪石,強烈的亮暗對比凸顯立體感;如絹布的水瀑自石縫間流出,隱約可見激起的點點水花。畫家仔細地刻畫四周草木的細節,包含微微低垂的芒花、生長在峭壁上如垂簾般低垂的草、攀附在岩石上的藤蔓等等,可見畫家嚴謹的作畫態度。 此作緻密而飽滿的畫面表現,可以追溯至蔡雲巖1930年第四回臺展的〈靈石ノ芝山岩社〉,被認為可能受到郭雪湖作品的風格所影響。一直到1935年第九回臺展的〈竹林初夏〉,此風格被發展到極致。從風格來推測,〈谿谷の秋〉應是蔡雲巖細密畫風系列的承先啟後之作,相較〈靈石ノ芝山岩社〉,〈谿谷の秋〉則強化了畫面的視覺張力,畫家藉由枯樹與巨石的扭曲線條,營造不安定的動感,這點在〈竹林初夏〉中被更加強調。

識別號
CA05_052_P040_079_e_t5

作品名稱(原文)
谿谷の秋

作品名稱(中文)
谿谷之秋

創作者
蔡雲巖

材質
待考

尺寸
待考

落款
「昭和六年秋 雲岩作」及兩枚方印

時間類型
發表時間

時間資訊
1931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