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轉晴的大屯
轉晴的大屯
此為審查員木下靜涯出品昭和3年(1928)第2回臺展東洋畫部的畫作。從畫題判斷,應是描繪雨後的大屯山一帶的風景。前景位居畫面左下角,以樹木、茅屋、水車等元素所組成,林投樹匍匐在地,兩株樹木一大一小位居前景焦點,樹後可見以茅草及木條搭成的簡陋水車,由於雨後豐沛的水量,使得左下角的泉水傾瀉而下,灌溉農田。中景為一望無際的田園景象,田間有樹叢雨房舍錯落其中。遠景為雨後雲霧繚繞的大屯山勢,佔據畫面將近一半,層巒疊嶂,與山腳下樹林間的屋舍相比顯得十分巨大。畫家以較深的墨彩暈染表現山巒林相茂密的感覺,並以濕潤淡墨凸顯雲霧的層次及立體感。同年《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記者評此畫,讚其「筆下有靈氣」,並在段末提到:「要之東洋畫由寫實入手極可。由寫實而不脫於寫實則不可也。是亦猶法四王吳惲及明之文沈者。不可不時時返於寫實」,認為東洋畫在寫實與寫意間的拿捏,認為不能僅止於寫實之外。亦要注意在師法古人如清初四王、吳歷、惲壽平,以及明代文徵明、沈周等大師之餘,不忘忽略寫實的重要。由此來看記者對此作的評語,應是讚賞其寫意精神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