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鯉

此為廖立芳入選於昭和7年(1932)第6回臺展東洋畫部的作品。畫中以俯視的角度,描寫正在水中自在優游的三兩成群鯉魚,畫面未見水紋的描寫,而是以大幅留白、虛實相應的手法構圖,3大2小的魚群集中在畫面左半部,右半部上方則有一隻淺色的鯉魚,下方則是稀疏的水草。魚身和鰭部的暈染饒富濃淡、明暗的微妙變化,並有透明感,鯉魚如活靈活現,躍然紙上。鷗亭生(大澤貞吉) 評曰:「今年的臺展首次讓人感覺到漸漸有些像距今14、5年前的文展。特別是廖立芳的《遊鯉》(略)更有這種感覺(略),總之,臺灣的新藝術東洋畫所表現的進步發展的情況,可以說是奇蹟」。「文展」即1907年由日本文部省主辦的「文部省美術展覽會」之簡稱,1919年改由帝國美術院主辦,稱為「帝國美術院展覽會」(帝展)。而評者之所以援舉此畫,類比此回臺展為「14、5年前」(即1917、18年)第11、12回文展,應與1918年國畫創作協會的成立及該會成員師祖竹內栖鳳有關,其描寫一條鯉魚騰空而躍的初期代表作《池塘浪静》(約1887)因集結圓山派、四條派、狩野派及透視法等多種技法,而被揶揄為「鵺派」(鵺(nue)是日本的一種妖怪)。

識別號
CA06_031_P017_069_e_t6

作品名稱(原文)
遊鯉

作品名稱(中文)
遊鯉

創作者
廖立芳

時間資訊
1932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