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初夏

此為石川欽一郎以無鑒查參加1930年(昭和5年)第四回臺展西洋畫部的作品。〈驛路初夏〉是石川欽一郎水彩作品典型的構圖之一,採用低姿態遠望地平線的視點,以寬闊的道路作為前景,中景的部分則有樹木及錯落有致、樓層高低不同的建築物從兩側逐漸斜入畫面的中心點,遠景則有隨風搖曳的竹林和遠山。平坦的道路展現出驛路作為主要幹道的特質,兩層樓街屋的亭仔腳一個人坐著乘涼似的,在乘涼的人前方有數位挑夫,其中一位正挑著扁擔朝觀者的方向走來,為這幅景致添增一些生活感。 石川欽一郎在1924年再次受邀來臺後勤於在臺灣各地寫生,這件作品目前典藏於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經推測可能是畫家至屏東寫生完成。畫家自己曾說喜歡以水彩寫生的理由主要是因為臺灣的空氣相當潮溼,能保持溫潤,不像在日本顏料混容易乾掉,故適合水彩畫。而水彩畫濕潤的觸感更能夠傳達出臺灣空氣中充滿水氣的氛圍。

識別號
CA04_120_P57_427_w_t4b

作品名稱(原文)
驛路初夏

作品名稱(中文)
道路初夏

創作者
石川欽一郎

材質
絹布水彩

尺寸
62×76 cm

落款
ISHIKAWA-KIN

時間類型
發表時間

時間資訊
1930

地點類型
發表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