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頭花

此為村澤節子入選昭和11年(1936)第10回臺展東洋畫部的畫作。雞頭花即是雞冠花,因狀似雞冠而得名,原產印度,廣布於溫暖地區,在臺灣的主要產地為彰化、嘉義、高屏等地區。在臺府展中,以雞冠花為題的作品為數不少,可見雞冠花亦是表現地方色彩(local color)的題材。此畫描繪兩株雞冠花昂首挺立,右側另有一株自畫面外向此二株傾斜倚靠,姿態及色彩各異。畫家以深色點狀用筆表現土壤及泥沙的顆粒,但似乎並未將色彩塞滿畫面下半部,而是有所留白。右下角的留白處以及雞冠花的後面,皆可見牛筋草肆意生長。落款「節子」位於畫面右側,並有一方形「節子」鈐印。此畫當時陳列在東洋畫部第3展覽室。大高文濤在《臺灣日日新報》撰文評曰:「留白下方的處理,佳。因寫生率直,才入選的吧」。牛筋草是在野外常見的野草,畫家將牛筋草安排在雞冠花四周,增添畫中的生氣。

識別號
CA10_050_P037_139_e_t10b

作品名稱(原文)
雞頭花

作品名稱(中文)
雞頭花

創作者
村澤節子

時間類型
創作時間

時間資訊
1936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