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

此為審查員木下靜涯出品1943年(昭和18年)第六回府展東洋畫部的畫作。相較另一幅試圖嘗試新主題的〈磯〉,從構圖來推測,此畫應仍為靜涯所熟悉的淡水主題,也就是從自宅「世外莊」向著戎克船行駛的淡水河望去,遠眺對岸由雲霧繚繞的觀音山之構圖視角,舉凡〈風雨〉(1927,第一回臺展)、〈雨後〉(1929,第三回臺展)皆採同樣取景。王白淵指出「木下靜涯的〈雨後〉、〈磯〉確實顯示大家的氣勢。〈磯〉作品中水的表現好像哪裡還有點問題。但水墨畫〈雨後〉則足以洗滌人們的心靈」,顯示王白淵認為這幅「水墨畫」的表現優於〈磯〉。王白淵進一步指出「水墨畫向來被視為東洋藝術的精華,也是最困難表現的。像這樣用墨色描繪的作品正有如太陽般是色彩的。但太陽光透過三稜鏡便可分出五彩繽紛的彩虹,同樣地,墨也必須分出無數的色彩。就這點而言,〈雨後〉在某種程度上是足以令人滿意的」,也就是說,水墨困難之處在於僅用墨色的各種濃淡變化,喚起觀者對畫面色彩的想像,而此畫則成功達到這點,使人觀看時不至覺得單調。

識別號
CA16_034_P020_106_e_f6a

作品名稱(原文)
雨後

作品名稱(中文)
雨後

創作者
木下靜涯

材質
待考

尺寸
待考

落款

時間類型
發表時間

時間資訊
1943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木下靜涯故居

展覽名稱
府展

屆數
第6回

年代
1943年(昭和18年)

畫部
東洋畫部

資格獎項
審查員

會場
臺北公會堂

展示間
待考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臺灣總督府

撰寫者
劉錡豫

資料來源
1. 臺灣總督府,《第六回府展圖錄》,臺北:臺灣總督府,1944。
2. 王白淵,〈府展雜感—藝術を生むもの〉,《臺灣文學》,第4卷第1期,(臺北:1943-12),頁10-18。
3. 顏娟英譯,《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2001,頁369-307。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作品介紹描述資料權利註記
2.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