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物

此為1936年(昭和11年)第十回臺展西洋畫部野村澄江的入選作。畫中桌面鋪著點狀花紋桌布,桌上擺有水果、提壺等靜物,水果有如剖半的葡萄柚、檸檬等。提壺明度較低,具有穩定左半邊畫面重心的功能,外型附提梁把、短頸、斜肩、腹部向內收斂、有高足。畫面筆觸率性,水果與桌面花紋的線條富有童趣感。根據1936年10月19日《臺灣日日新報》(7版)的臺展入選報導,野村澄江當時年紀20歲,父親在鐵道部自動車課任職,畢業於臺北第一高女(今北一女),師事臺展審查員鹽月桃甫。此次出品三件,僅入選一件〈靜物〉,此作直率粗曠的線條與輪廓表現,的確讓人聯想到鹽月桃甫的風格。落款「S.Nomura」位於畫作右下角,推測是野村澄江(Nomura Sumie)的日語讀音縮寫。

識別號
CA10_085_P021_563_w_t10

作品名稱(原文)
靜物

作品名稱(中文)
靜物

創作者
野村澄江

材質
待考

尺寸
待考

落款
S.Nomura

時間類型
發表時間

時間資訊
1936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