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物

此為1936年(昭和11年)第十回臺展西洋畫部山下武夫的入選作。根據研究,自1933年(昭和8年)起,山下武夫的創作受到超現實繪畫影響,追溯原因,與1931年前衛美術團體獨立美術協會來臺巡迴展出,以及1933年成立的新興洋畫會有關,山下為創會成員之一。〈靜物〉中平躺在畫面前半部的面具,以及後方造型扭曲彷彿具有生命力的布塊,與立於畫面後端臺座上的斷臂石膏雕像等,都賦予了畫面怪誕、奇幻的氛圍。而面具旁的蕨類植物葉子,則與當時臺灣畫壇對熱帶、亞熱帶圖像的偏好有關。有趣的是,類似的室內雕像、面具題材,也曾被歐洲超現實主義畫家喬治歐.德.奇里訶(Giorgio de Chirico,1888-1978),以及1930年代的臺灣超現實畫家如福井敬一、桑田喜好描繪。落款位於畫作右下角,內容難以判讀。

識別號
CA10_115_P051_354_w_t10

作品名稱(原文)
靜物

作品名稱(中文)
靜物

創作者
山下武夫

材質
待考

尺寸
待考

落款
右下角有落款,內容模糊待考

時間類型
發表時間

時間資訊
1936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

展覽名稱
臺展

屆數
第10回

年代
1936年(昭和11年)

畫部
西洋畫部

資格獎項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

會場
臺灣教育會館

展示間
第六室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撰寫者
劉錡豫

資料來源
1.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第十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7。
2. 〈第十囘臺灣美術展覽會〉,《臺灣教育》,第412期,(臺北:1936-11),頁121-125。
3. 蔡家丘,〈砂上樓閣──1930年代臺灣獨立美術協會巡迴展與超現實繪畫之研究〉,《藝術學研究》,第19期,(桃園:2016-12),頁1-60。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作品介紹描述資料權利註記
2.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