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韻

此為陳敬輝入選昭和11年(1936)第10回臺展東洋畫部的畫作,榮獲特選。戰後,根據陳敬輝的學生林玉珠口述,此畫的模特兒是淡水女學院(今淡江中學)的女學生「惠子」,來自南洋。畫中女子膚色的確較深,黑髮及肩中分,臉部明顯有化妝之外,一副摩登打扮:高跟鞋配短襪、高領大花旗袍、珍珠耳環等等,翹腳仰躺在涼椅上,旁邊放著一隻琵琶。惠子頭枕雙手,眼睛望著上方,神情似乎若有所思,從畫題「餘韻」來判斷,可能是剛剛彈奏完琵琶,還沉浸在旋律中的表現。畫面潔淨簡約,女子腳下踩著條紋狀的地毯。有趣的是,根據林玉珠的描述,原本並沒有描繪地毯,只因作品完成後,在搬運途中受損,畫家補完破洞後,再加畫了地毯。此畫當時陳列在東洋畫部的第3展覽室,大高文濤在《臺灣日日新報》上撰文評曰:「人物畫真的難度很高。陳君的素描能力相當不足。雖然歪形描寫發揮效果,有呈現某種韻味,但這種韻味多半還得靠素描的技巧。閣下(指陳敬輝)的畫既被選為特選,若再懈怠就太對不起大家了」。「歪形」是法文déformation(變形)的日文漢字譯詞,此種描寫在重視主觀的近代美術作品中,尤其顯著。大高針對的應是人物,但其描寫是否堪稱變形,則見人見智。

識別號
CA10_032_P019_048_e_t10

作品名稱(原文)
餘韻

作品名稱(中文)
餘韻

創作者
陳敬輝

時間類型
創作時間

時間資訊
1936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新北市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