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 N生,〈臺展を觀る(完)〉,《臺灣日日新報》,1930-11-03(版6)。
3. 一批評家,〈臺展を考察す(下)〉,《臺灣日日新報》, 1930-11-07(版3)。
4. Y生,〈第四囘臺展を見て〉,《臺灣教育》,n340,1930-11-01,頁115。
馬西多巴翁社的少女們
馬西多巴翁社的少女們
此為審查員鹽月善吉出品昭和4年(1930)第4回臺展西洋畫部的畫作。為描繪泰雅族馬西多巴翁社(今瑞岩部落,Masitoban)的少女群像,中央的少女正在吹奏口簧琴,此為臺灣原住民常見的傳統樂器。少女右手抬高撥弦,正專心吹奏口簧琴。四周圍繞著其他少女,她們雙脣閉上,靜默地傾聽著中央少女的演奏,彼此的眼神互相游移、互動。畫家以活潑的線條表現身上服飾上的原住民圖騰紋樣,並以畫刀或木條,刮刻服裝上的淺色細紋。像這樣實驗性質的技法,早在第1回臺展的《萌芽》(1927)中便可窺見。此畫在臺展中受到熱烈討論,《臺灣教育》署名Y生的評論人讚賞鹽月的作品於展場上大放異彩,其中:「《馬西多巴翁的少女們》在構思與色彩研究上風格自樹一格,含有深意,受到眾人矚目」。然而《臺灣日日新報》署名一批評家者卻抨擊此畫:「似乎有某種訴求,但其藝術態度輕浮,不夠莊重。如此之畫,或許採東洋畫形式更好」。同報的N生則稱讚此畫「單純的藍色與紅色色彩」令人感動。但也認為這「並非是一幅認真邁向新時代的畫」、「畫的仍然只是對醜陋過去的美麗憧憬罷了」。應是認為此畫過於追求原住民以往的理想形象,批評鹽月並未扣緊時代變化進行創作。
作品資訊
識別號
CA04_080_P17_635_w_t4b作品名稱(原文)
マシトバオンの娘ら作品名稱(中文)
馬西多巴翁社的少女們創作者
鹽月善吉時間類型
創作時間時間資訊
1930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地點名稱
臺灣地址
臺灣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
臺展屆數
第4回年代
昭和5年(1930)畫部
西洋畫部資格獎項
審查員會場
總督府舊廳舍展示間
第一室參展紀錄
1. 昭和5年(1930)第4回臺展西洋畫部作品其他資訊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出版者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撰寫者
劉錡豫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資料來源
1.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第四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1。2. N生,〈臺展を觀る(完)〉,《臺灣日日新報》,1930-11-03(版6)。
3. 一批評家,〈臺展を考察す(下)〉,《臺灣日日新報》, 1930-11-07(版3)。
4. Y生,〈第四囘臺展を見て〉,《臺灣教育》,n340,1930-11-01,頁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