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木

為1942年(昭和17年)第五回府展東洋畫部張李德和推薦作:〈鳳凰木〉。畫中鳳凰木枝條由右上垂至左下,主要枝條與分枝相比較為粗大,且每根枝條從根部到末端漸漸變細,鳥類則停留於靠中央的分枝上。鳳凰木葉片為二回羽狀複葉,葉子上方有盛開與含苞待放的花,綻放的花說明季節為夏天。此作透過葉與花不同生長方向使畫面達到平衡,再加上站於分枝的鳥類,讓弧線向左垂下的主枝條更生動自然,並增添畫作豐富度。畫作右下方有題詩與兩枚方印,文字與印章內容模糊待考。在1942年5月26日《臺灣日日新報》(4版) 鳳凰木的相關報導,刊載「……鳳凰花開得紅紅的,尤其今年的色彩又更加濃豔,讓人感到熱血沸騰。美麗的紅色花朵就像讚頌大東亞戰的戰績一樣……」當中鳳凰木被比喻成熱血的戰果,且鳳凰木並非為臺灣原生植物,於戰爭時期鳳凰木源自南洋地區,由此說明此作主題能連結戰爭時局。

識別號
CA15_040_P027_050_e_f5

作品名稱(原文)
鳳凰木

作品名稱(中文)
鳳凰木

創作者
張李德和(長谷德和)

材質
待考

尺寸
待考

落款
右下角有落款及兩枚方印,內容模糊待考

時間類型
發表時間

時間資訊
1942

地點類型
發表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