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

此為佐佐木栗軒入選昭和11年(1936)第10回臺展東洋畫部的畫作。採垂直構圖,梅樹的枝幹自畫面左下角向右上角延伸,上頭開滿朵朵白梅,畫面顯得繽紛熱鬧。後方的日輪緩緩落下,夕陽的餘暉使得梅樹四周呈現斑斕的暈彩。畫面右下角可見以行草落款的「栗軒」2字。梅枝在中國及日本傳統繪畫中富含吉祥寓意,或是用以表現季節時序,此畫的對角線構圖和日輪題材,與入選臺展第1回的森牧齋《龝牎清供》極為相似,頗具古風。大高文濤在《臺灣日日新報》上發表評論,指出:「技法古老,近觀其白梅一朵朵都是用反白的技法繪成,時間長久後白梅將會消失吧。我想問的是,胡粉是用來做甚麼的呢?」點出此畫的梅花採用的是傳統水墨的「留白」技法,有難以持久的缺陷。而「胡粉」是以牡蠣殼研磨製成的白色顏料,是日本畫的典型技法,用於描繪白色題材時,表面會因厚度而微微凸起,有立體感。然而,鼓勵使用胡粉之評,似乎也意謂傳統水墨的式微。

識別號
CA10_026_P013_134_e_t10

作品名稱(原文)
黃昏

作品名稱(中文)
黃昏

創作者
佐佐木栗軒

時間類型
創作時間

時間資訊
1936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