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ishiyasu島的椰子

此為 1942 年(昭和 17 年)第五回府展西洋畫部的松本透的推薦作。三至四株由矮到高的椰子樹排列整齊,左邊最矮的可能是櫻桃椰或是葫蘆椰樹等矮種椰子,畫家細微地刻劃其底部粗壯的葉莖從枝幹分裂的型態;它的葉片呈披針形,非常茂密,像是一叢叢尖銳的羽毛炸裂開的模樣。另外兩株較高的椰子形態有些相異,可能各自屬於不同的種類;最右方的椰樹高聳入雲,葉片不如矮種那般茂密,其樹幹上有一圈圈環紋,上端稍微膨大的連結處有水分儲存的用途。 由於日本並未產椰子,從作品名推測畫家應是描繪盛產椰子的南洋地區之景,不過確切地點尚待考證。早在1910年代,就有不少日本人在南進政策推廣之下到南洋地區參訪,之後另有許多日籍學者、畫家順應「南方共榮圈」的政策,為了取材和人類學調查的目的前往峇里島、帛琉等南洋群島創作。畫家以簡單的構圖表現不同種類的椰樹,種種細節顯示畫家觀察十分入微。椰子樹作為熱帶地區標誌性的植物,以之為題的畫作充分展現出帝國向南擴展的時局意義。

識別號
CA15_139_P085_486_w_f5

作品名稱(原文)
バリシヤス島の椰子

作品名稱(中文)
Balishiyasu島的椰子

創作者
松本透

材質
待考

尺寸
待考

落款

時間類型
創作時間

時間資訊
1942

地點類型
發表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

展覽名稱
府展

屆數
第5回

年代
1942年(昭和17年)

畫部
西洋畫部

資格獎項
一般出品(送件)、推薦

會場
臺灣教育會館

展示間
待考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撰寫者
陳欐青

資料來源
1. 臺灣總督府,《第五回府展圖錄》,臺北:臺灣總督府,1942。
2. 滝澤恭司,〈南進政策と美術-南洋美術協会をめぐつて-〉,收錄於東京文化財研究所編,《昭和期美術展覽会の研究 戰前篇》,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2009,頁519-540。
3. 鍾淑敏,〈日治時期的南方調查事業〉,《臺灣學通訊》,第98期(臺北:2017-03),頁04-07。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作品介紹描述資料權利註記
2.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