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內容
青魚圖
青魚圖
此為古川義光入選1940年(昭和15年)第三回府展西洋畫部的畫作。位於左下角的落款「紀元二千六百年」,即為西元1940年。
此作畫面正中央是三條腹部肥大的魚,以散射狀放置在一個圓盤中,沒有多餘的配飾,沒有複雜的背景,簡單而直接的將主題呈現。古川義光曾入選第1、2、4回臺展,皆為靜物畫作:〈ナチユ-ルモルト(靜物)〉、〈年有蘋果的靜物〉和〈靜物〉。三作中涵蓋的元素極多,以布幔為背景,每樣物品都被細膩的描繪,Y生在〈第四囘臺展所見〉中評論古川的創作:「〈靜物〉雖然是努力完成的作品,卻缺乏變化。」而〈青魚圖〉從畫面構圖到筆觸,以魚作為唯一的主題,可以看出古氏正嘗試做變化。
以「魚」為元素的作品並非第一次出現,如在第六回臺展中太齋春夫的〈靜物〉,作品名稱和年代不同,魚雖然都放在器皿中,但太齋氏的魚是放置在舖有布巾的方盒中,盒子的左邊擺放了油燈,兩者的構圖與物件擺設有所差異。
此作畫面正中央是三條腹部肥大的魚,以散射狀放置在一個圓盤中,沒有多餘的配飾,沒有複雜的背景,簡單而直接的將主題呈現。古川義光曾入選第1、2、4回臺展,皆為靜物畫作:〈ナチユ-ルモルト(靜物)〉、〈年有蘋果的靜物〉和〈靜物〉。三作中涵蓋的元素極多,以布幔為背景,每樣物品都被細膩的描繪,Y生在〈第四囘臺展所見〉中評論古川的創作:「〈靜物〉雖然是努力完成的作品,卻缺乏變化。」而〈青魚圖〉從畫面構圖到筆觸,以魚作為唯一的主題,可以看出古氏正嘗試做變化。
以「魚」為元素的作品並非第一次出現,如在第六回臺展中太齋春夫的〈靜物〉,作品名稱和年代不同,魚雖然都放在器皿中,但太齋氏的魚是放置在舖有布巾的方盒中,盒子的左邊擺放了油燈,兩者的構圖與物件擺設有所差異。